秋季幼儿保健小常识(一)
秋季幼儿保健小常识(一)
一、及时增减衣物
天气逐渐转凉,特别是降水后的气温骤降,更是需要多加注意,家长们应该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在早晨起床时,可根据外面的天气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添加衣物,一般来说,孩子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假如天气没有发生突变,就不要轻易、随意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例如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许多衣服,唯恐伤风感冒,却不知这样反而易患“热伤风”。常言“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加衣服,问题是要加得适当。此外,父母最好能够为小朋友选择穿脱比较方便的衣物,以备随时增减衣物。
二、三暖二凉原则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
保持小朋友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保持肚子温暖可以防止腹部受凉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宝宝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二凉”指的是“头凉”、“心胸凉”
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太多太厚,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应避免孩子的衣物过紧过厚。
三、多给孩子喝水
入秋以后,空气湿度降低,人们明显感觉到鼻腔和皮肤的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是六种主要气候致病因素之一。秋季的空气湿度虽然并没有冬季低,但因为气温相对偏高,人体的代谢相对旺盛,出汗多一些,所以更容易出现身体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小朋友们会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种秋燥症状。
此时应该督促宝贝们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等。平时还可以多给小朋友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梨、橙子等,有滋阴润燥的效果。
四、膳食平衡 谨慎进补
秋天的食物来源最丰富,是调节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家长们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和谷物。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应该少吃,容易上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