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保育保健>卫生保健>详细内容

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10 09:46:38 浏览次数: 【字体:

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宣传保健知识

一、概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

二、 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四、易感人群: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五、临床表现: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本病前驱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可单双侧肿胀,或伴有颌下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卵巢炎等。

六、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防治并发症。

2、流腮患者在症状开始前数天已开始排出流腮病毒,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

3、流腮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

4、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应重视通风及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消毒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用品。可用紫外线、熏蒸等方法进行空气消毒。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