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关于我们>教师团队>详细内容

[匠心·筑梦]伙伴共读︱《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期:到场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8 11:55:52 浏览次数: 【字体:

[匠心·筑梦]伙伴共读︱《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期:到场

导语:

当阅读成为我们的约定

当阅读变成我们的生活

我们便有了更多的勇气走进教育生活

我们也有了更多的维度思考教育日常

这个寒假我们约定师徒结伴共读——《有力的师幼互动》。

b8e4edcc15544d29b184bc185f301573.Jpeg

整书概述:

6787a93e43a94f759393c3b085ff38ab.Jpeg

本期共读:第一步“到场”,P15-30

c6aeaa90ed5d496f8e7de683e274dca3.Jpeg3e1fedb299bb4037bafd6acd4deb6f41.Jpeg(插图2、3)e70efc83d7244b2e86149544f1ed13e2.Jpeg

 

伙伴共读人物介绍

本期领读人:俞华芳老师254ee2425bb24030a90a6186848cd23d.Jpeg

共读伙伴:朱秋兰老师04d078976d2c412d82b4fc710c6b8682.Jpeg

         孟  祺老师aae89dc2b16e4d56a378601f242c7a6c.Jpeg

         葛仲蔚老师d352fcd123d14efdae443896d26e5780.Jpeg

         杨芸蕾老师cf8c1ccda4c0477e9719fc41989b3f22.Jpeg

         朱庆芳老师960a0b9567964c43b0a6e8c86d06ffdb.Jpeg

李雪莹老师 19ca8682e85c424887f3fa90ea902ecf.Jpeg

一句话摘录什么是“到场”

当你决定要跟幼儿说点什么或者为他做点什么,以传达“我注意到你了,我对你很感兴趣,我想更好地了解你”这样的信息时,你正在向幼儿发起有力的互动。“到场”是有力师幼互动的第一步,即稍停片刻,让头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然后准备与幼儿进行互动。

7c8d74df66914a32a81a1bcf1d0a7b6b.Jpeg  acadb144fb0247daaf7c3591d825a9ae.Jpeg

 

共读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有很多的实例,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更有借鉴意义。

阅读声音:

  关于本章节的阅读,那一部分或那一段话让你印象深刻?读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例如:

俞:到场的意思是稍停片刻,让头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然后准备与幼儿进行互动。只有让头脑安静下来,你才能进行思考,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决定如何做出有目的的回应,而不是简单随意地做出反应。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15

 

朱:自我检查涉及的第二个问题是反思你和幼儿的个性特点——气质(性情)、偏好和兴趣,以及文化和社会身份。当你反思以往的师幼互动时,要保持开放的心灵,探寻是否有内隐的偏见。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20 

 

孟:当与幼儿进行互动时,如果想让这个互动成为有力的互动,那么,你作为教师就要率先调整自己来适应幼儿。你的个人偏好和兴趣既会影响你对幼儿的反应,也会影响你参与他们工作和游戏的意愿。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20-22 

 

葛: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需求和能力,他们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学习方式持续向前发展。虽然幼儿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但大多数幼儿都处于一个典型的发展范围。不过,有些幼儿的发展会超出这个范围。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26 

 

杨:到场意味着用片刻时间来思考和准备。当你思维清晰时,你就能够利用你对自己、对幼儿的了解,考虑如何使互动获得成功。你对自己越诚实,与幼儿互动时的效果就越好。幼儿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们能够读懂生活中重要的成年人。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16 

 

庆:如何更好地做到“到场”。1.做几次深呼吸。2.快速“扫描”一下身体。3.使用“真诚”的声音。4.把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快速记下来。5.把环境布置得舒适、温馨。6.与一位信任的朋友或同事交流。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28 

 

“李:自我检查”,首先要让大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这样你才能思路清晰。然后,你就可以对幼儿和自己进行反思。这样你能就如何回应幼儿的需求做出更慎重的决定,而不是对幼儿的行为、个性或你自己的需求下意识地做出反应。

 ——《有力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学习的策略》P018 

e5547f4f084e4c2b9812c03a33168d9f.Jpeg 776f3f681f1a4ea29c2daa5441d86f4c.Jpeg

 

阅读讨论(结合实例简单用自己的理解说说):

问1:到场是什么意思?

孟:将自己的心静下来,集中精神、关注当下,用片刻的时间来思考与准备与幼儿进行互动。

葛:让自己人到、眼到、心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面对当下的孩子、考虑当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问2:如何自我检查?

朱:要做到“自我检查”,首先要让大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这样才能思路清晰。然后,对幼儿和自己进行反思,思考在以往的互动中自己对幼儿的了解,以及如何做出调整,才能与这个幼儿进行有力的互动。当与幼儿互动时,成年人应承担起主动做出调整的责任。

李:需要暂停下来,深呼吸,使自己大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进而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问3:如何更好的做到到场?

俞:把导致分心的情绪或想法,还有手机搁在一边,沉浸式观察幼儿和幼儿在一起。

朱:1.做几次深呼吸。2.快速“扫描”一下身体,消除紧张感。3.使用“真诚”的声音,给予幼儿全身心的关注。4.把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快速记下来。5.把环境布置得舒适、温馨。6.与一位信任的朋友或同事交流。

f3039b8a5bf741b8ba0efc6337b970a2.Jpeg  3bd65c5d81b1413083740ab7bd83773b.Jpeg

 

阅读分享

每人200—300字的本章阅读感悟。

在幼儿园中,老师和幼儿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互动。我总以为,只要老师温暖亲切,积极正面,秉持尊重与启迪幼儿的理念,那么师幼互动自然会和谐而有效。翻开《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章便阐述了“有力的师幼互动”首先要“到场”,通过快速的“自我检查”为与幼儿建立关系而做好准备。于是我开始审视自己平时与幼儿的互动,更多的只能算是“日常互动”。为了达成“有力的师幼互动”,我还需在与幼儿互动时摒除头脑中的静态噪声,全身心的关注幼儿,思考当下,觉察自身的气质性情、偏好和兴趣以及文化和社会身份等个性特点,主动调整自己来适应幼儿。通过有力的师幼互动,真正走进幼儿内心,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朱秋兰

 

   书中强调,想要与幼儿展开有力的互动,首先要做到“到场”,而心静是到场重要的前提。幼儿心静,会在游戏活动中,更加专注和投入。而我们作为教师同样需要心静,摒弃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幼儿的活动之中,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从而更好理解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思考并给予个性化的支持。我们的“到场”,让我们成为幼儿多样化学习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也给予我们契机,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葛

 

书中讲述道:“到场即为稍等片刻,让自己头脑里的静态噪声安静下来,然后准备与幼儿进行互动。只有让头脑安静下来才能进行思考,才能放下偏见和假设,才能集中注意力。”我们幼教工作者为了更好的支持幼儿就应该尽量避免因自己的偏见而带来负面影响。老师每天会与幼儿进行很多互动,那如何使这些互动变成有力的互动,第一步就要做到到场,我们的“自我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的走进幼儿的内心,有目的的帮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李

 

有力的师幼互动第一步就是到场,首先教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状态,慢下来停留一会,让“静态噪声”安静下来,以便于更好的关注到幼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态。其次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思考和准备,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支持孩子的多样性发展。当我们能看到孩子的优势、兴趣、性格等特点时,就能有目的有方法的调整策略,与幼儿成功进行有力的互动,加深自己与幼儿的关系,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朱庆芳

 

在品读《有力的师幼互动》之后,我认为,“到场”是一种尊重,尊重孩子在你面前的坦诚;“到场”是一份心意,用心感受孩子的行为;“到场”是接纳,接纳我们和孩子的不同,包括不同的偏好,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文化以及社会身份;“到场”是一个机会,是放下自己老师的身份,俯下身走进孩子的世界,寻觅到自己的童年的机会。“到场”是渐渐发生的,当我们在孩子面前保持着幼教者的纯粹之心以及专业的精神,那么它会渐渐地成为我们的习惯。——杨

 

书中谈到:幼儿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们能够读懂生活中重要的成年人。他们能够读懂你的声音,你的面部表情,你的行为动作。他们知道你什么时候是真诚的,什么时候是不真诚的。你根本骗不了他们。

对于幼儿来说,你对他(她)的关注就像一束温柔的光环绕着他(她),这束光可以给幼儿带来自信、充盈与快乐。所以,请静下心来,真诚的与幼儿互动,尊重他们,你会收获不一样的发现!——孟

 

 理论和实践总是循回往复的,今天我们拿起宝藏书《有力的师幼互动》,通过共读分享我们理解到“到场”是师幼互动的准备和出发,是我们之前一直说到的“人到、眼到、心到”。还收获了6个策略去更好的做到“到场”。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教师的“静态噪音”是怎么产生的?具体怎么去排除?当理论又一次回到实践的时候,我们要结合具体互动场景去观察和审视自己,在决定是否进行有力的互动前,先做一次“自我检查”。那么是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需要“到场”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在和谐师幼关系里彼此都需要空间。但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到,教师要合理适时“到场”善于捕捉契机,每一次“到场”要让幼儿感受到认同与支持。——俞华芳

77b3d7da98b046cb8724eb943c1e6bce.Jpeg42ceda81c3d64252a6b37dce97b6017a.Jpege6342b74e1864775947d816391b36a86.Jpeg6f654e2bb2b64b1485fa856803991a02.Jpeg338d87b1fdd046ecadc5d0f009e1a49c.Jpeg

结语:

我们总说,要成为眼中有光芒,心中有孩子的教师。

让我们从阅读中汲取力量,从实践中找寻方向。

让我们与幼儿的互动变的更丰富、更有价值、更有教育意义!

假日共读,持续成长!

期待第二期假日伙伴共读——《有力的师幼互动》“与幼儿建立联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