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频道>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小小一角,与幼儿共生长 ——以小班自然角“娃娃农场”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10 15:05:0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创新杯”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小小一角与幼儿共生长

——以小班自然角“娃娃农场”为例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这与陈鹤琴先生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幼儿天生就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而在幼儿园里自然角”就充当了孩子认识自然的窗口,可见,自然角创设的必要性。但如何让自然角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与幼儿共生长,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本文我将结合自身实践,以小班自然角的创设为例谈谈我的体验和收获

关键词幼儿自然角生长

何为“生长”现代汉语词典中“生长”解释为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1]幼儿园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更是孩子观察探索实践的重要场所我们利用幼儿园里适宜的空间场所将适合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进行有秩序的摆放供幼儿去认识观察和探索幼儿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究发现从而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小小一角中动植物蓬勃生长孩子的习得也在生长

1、自然角环境的情境式创设

1.  以幼儿兴趣为基点抓住教育契机

像往常一样我组织孩子们进行饭后散步默默的一声大喊引起了一场“动乱”快看一朵粉色的花朵孩子们纷纷的围过去想看看这位“新朋友”好漂亮呀它有好多花瓣呢它都长得好高啦”“它的叶子为什么是尖尖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自己的发现彤彤问道那这是什么花我顺势介绍这个叫波斯菊它还会开出白色的花朵呢可漂亮啦过段时间我们可以再一起来看看彤彤突然说老师我家里也有花比它还漂亮呢”“我家也有”“我家还有红色的花彤彤的一句话又引发了一场“宇宙大讨论”那不如我们把漂亮的花搬进教室这样我们每天可以一起欣赏漂亮的花朵啦我提议道好呀太好啦于是自然角就这样应运而生啦幼儿老师和家长一起结合季节特征带来各种布置自然角的材料如树枝小石头废旧器皿等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可以发生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及时的抓住孩子的兴趣以此实施教育策略对波斯菊的发现观察是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一个自发表现彤彤的话调动了孩子们对植物“花”的探索兴趣在我的提议下孩子们的热情更加高涨,自然角的创设因此展开。

2.  你好蜗牛——让生活成为自然角的主角

自然角的提议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带来了家中最漂亮的植物,有翠绿的吊兰有各式各样的小多肉有艳美高雅的海棠。。。。。。孩子们每天走进教室都要去欣赏一番这天是户外娃娃家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和自己的同伴扮演着爸妈妈在家烧菜做饭这里有一只蜗牛坤坤的发现引得孩子们都聚集在了一起是蜗牛耶”“它要爬到哪里去梦梦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它应该是回家吧”“那它的家在哪里呢蜗牛就这样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沿着木桌的一边爬呀爬呀爬呀扑通蜗牛掉了下来蜗牛去哪里了坤坤低下头在草丛里寻找着蜗牛孩子们都蹲了下来开始翻找在这里浩浩先找到了小蜗牛只见他握着蜗牛大眼睛里写满了喜悦它都躲进壳里啦肯定是害怕了心细的桐桐又说老师我可以把它带回家吗”“这是我先发现的我要带回家坤坤嘟着小嘴气呼呼的说道可是我也想带回家。。。。。。孩子们就“蜗牛该跟谁回家”的问题开始了争执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都能照顾小蜗牛呢我问道对呀小蜗牛放到我们小1 班不就好啦聪明的茜茜提议道就这样小蜗牛就住进了我们的自然角如果小蜗牛也有自己的小伙伴一定会更开心的可以请谁也住进我们的自然角呢小兔子”乌龟金鱼”青蛙”还可以带一些种子。。。。。。。孩子们都积极的帮助小蜗牛交朋友最后我们一起通过投票决定了自然角的新朋友乌龟金鱼还有种子有小动物植物宝宝还有会长大的种子宝宝我们的自然角越来越丰富了孩子们辛勤的照料着就像一个个勤劳的小农民班级自然角——娃娃农场”就此诞生

一只小小的蜗牛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生物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般的欣喜这是他们天生对自然界的好奇正因为感兴趣才得以支撑“娃娃农场”的诞生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自然角的内容品种不宜过多以直观常见典型为主为此我们将自然角划分了三个区域分别是观赏区种植区和饲养区其中种植区的种子选择应是生长变化快易观察的因此结合季节特征我们选择了豆宝宝进行种植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娃娃农场”的情境式创设让孩子置身于“小农民”的角色中激发其不断探索的欲望令人惊喜的是除了孩子们带来的这些还有一些废旧的动物模型如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却成为了农场里最有特色的装饰品

自然角环境的创设教师应充分追随幼儿的兴趣在持续不断的活动中通过语言的引导催生幼儿对生活的不断关注启发幼儿发掘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创造力[2]让生活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角辅以主题式情境式的游戏环境从而打造有意义有价值的自然角环境

2、实现环境与幼儿的亲密“对话”

娃娃农场”的创设成为了班级里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在每天来园休息时都着急想要去看一看但久而久之“小农民”都渐渐失去了兴趣老师却成为了农场中的主动者浇水喂食或者提醒着孩子去完成这项“工作”环境的探索价值从何而来动植物在生长但孩子的生长却停滞不前

1.寻适宜时机诱发主动探索

孩子们休息的间隙我来到”娃娃农场”这是谁的豆芽宝宝都长这么高啦我的惊呼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很快一个响亮的声音冲了出来老师这是我的俊俊一下认出了自己带来种植豆芽的器皿一脸骄傲的样子那我的呢我的也很高了老师你快看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展示着自己的豆芽宝宝比一比谁更高这不就是一个适宜的时机吗我抓住时机说看来你们的豆芽宝宝长得都不一样高呢那究竟谁的豆芽宝宝长得最高呢我们来比一比于是我利用吸管给每个孩子制作了同样高度的人形立牌插在对应的器皿中小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我鼓励孩子每天去看一看比一比我和豆芽来比高”的环境墙面由此而来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豆芽不如别人高会主动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豆芽长得这么慢是不是水浇太少了我再多浇些水吧于是主动的增加浇水的频率我也不急着去告诉他应该浇几次或是浇多少引导幼儿自发的通过观察探索豆芽生长的因素当然小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尚不足以支撑他去探索更多的秘密但是我相信有一颗小小的种子正在孩子的心中悄悄萌芽

2.关注动作为探究注入生命力

大部分幼儿认识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常常能关注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自己内部的已有经验去建构自我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无论这样的认识对或错幼儿本身才是其行为的探索者那如何支持幼儿关注动作并促发其去探索呢

涵涵拿着孩子们带来的新鲜菜叶一边喂给小蜗牛吃一边嘴里嘀咕着“小蜗牛我把菜叶都给你你就不会饿啦一诺走了过来说我和你一起喂好吗涵涵将手里的菜叶分了些给一诺两人将蜗牛的“家”塞满了吃的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过了几天俊俊着急的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小蜗牛的家好臭啊你快来看看原来是菜叶全都腐烂了自此孩子们知道了食物不是越多越好要合适为了保证小蜗牛能吃到新鲜的菜叶孩子们自发的轮流每天给蜗牛带食物那金鱼乌龟又吃多少呢孩子们通过自己喂食的情况一起讨论注意事项我将孩子们的讨论结果做成图示“金鱼宝宝需要什么”我陪你长大”引导幼儿合理照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3]不难发现整个过程都没有直接去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而是幼儿自己实践关注自身动作所带来的结果以此产生质疑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解决了“饲养”的问题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主动的探究学习无形中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为持续不断的探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 提供支架搭建生长的平台

孩子的兴趣持续度总是在每天不断的变化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对于事物的持久相比于中大班更是短暂很容易就失去兴趣究竟应如何不断的维持幼儿对事物的专注度调动幼儿积极性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知识呢

农场里孩子们照顾着自己的豆芽宝宝和小伙伴说着动物们的“趣闻轶事”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渐渐的孩子们熟练的知道浇几次水喂几颗食物完成任务似的结束工作对农场里的“主角们”关注开始减少一天洋洋趴在木柜上盯着小乌龟看了许久我将这个场景拍摄了下来在集体活动前我将照片进行展示询问洋洋洋洋似乎很惊喜走上来兴奋的说“老师我在观察小乌龟呢有一只小乌龟从石头上摔了下来都躲到壳里去了好久才又出来爬了上去我很讶异洋洋清楚的将当时场景进行了如此细致的描述并很乐意讲述这对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无疑也是一个好机会因此娃娃农场的“观察记录本”诞生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自己去记录“所见所闻”势必是有难度的所以结合班级孩子对于“图”的形式更感兴趣我鼓励孩子们日常中自由去探索发现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利用游戏评价环节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介绍自己的发现为孩子营造想说敢说愿意说有东西说的语言环境孩子们的积极性又有了大大的提高对“主角”的关注更是只增不减同时我进一步创设了“金牌农民”的评价环境结合孩子平日的照料与细致的发现为幼儿的探索行为提供动力支持就这样孩子们日益“生长”在不断的发现中获取不断的乐趣

小小一角必有大大新知其中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是多是少取决于我们的发现与支持更是源于孩子自身的探究幼儿只有在环境中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与之真正发生互动才能不断学习获取新经验作为教师——环境的创设者回归幼儿才能让环境与幼儿共生长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M].北京:商务应书馆出版社,1973,(6):1462.

[2] 徐晨.儿童本位视角下’自然角‘三性’环境的创设[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