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为“媒”,启“游戏”之旅 ——以大班绘本屋游戏为例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李雪莹
绘本为“媒”,启“游戏”之旅
——以大班绘本屋游戏为例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李雪莹
一、活动缘起
由于幼儿园实习场游戏的深入展开,我们班由中班的创意坊向班级旁边的绘本屋进发。阅读的生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的状态,阅读的活力决定着一个人思想的深度与宽度,阅读深深地影响着人的一生。幼儿期是阅读的启蒙期,我们应当抓住幼儿期,充分挖掘绘本资源的价值,帮助幼儿建立对阅读的期待,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做铺垫。
随着实习场绘本屋游戏的深入开展,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幼儿经验有限,游戏主题固定、单一;其次,幼儿发展参差不齐,不易产生情感共鸣或任务主线,游戏主题难以深入拓展;第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缺失,导致幼儿的游戏推进受阻。
我们基于幼儿的兴趣点,以大班幼儿为主导,尊重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实践操作,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习得多方面的能力。
二、绘本为“媒”开启游戏的模式探究
绘本屋游戏第一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观了绘本屋,孩子们看着前所未见的绘本屋,眼睛里闪烁着许多对绘本屋书本的好奇。我们尝试根据幼儿的兴趣所在,顺应他们的内在的真正的需求,以适宜的方式将绘本中的丰富元素迁移到游戏中,通过游戏生成内容、选择材料、推进情节、回顾游戏、总结经验,从而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开展以绘本为“媒”的游戏模式的研究。
阅读绘本后,幼儿会对绘本中的很多情节感兴趣,100个幼儿就有100种表达方式。为了满足幼儿的表达需要,我们每月以一本绘本为主线,首先师幼一起深入赏析绘本,然后利用绘本开展探究式的自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乐于自主生成,善于自主探索与拓展,愿意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探索、尝试、合作、表达、体验。
下面就以绘本《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例,分享幼儿的自主游戏。绘本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以后做什么?这是让每个孩子都满怀期待,畅所欲言的话题。想变成大狮子的蒲公英,想变成大金鱼的小鱼,还有想变成一大片彩虹颜色大森林的蜡笔。经典的绘本故事,深受孩子喜爱。
创设轻松的交流氛围,调动幼儿关于绘本的已有经验,让幼儿有话敢说、有话就说、有话可说。交流中,主动链接绘本,调取阅读经验,采用和幼儿聊天的方式引出话题,生成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主题。
师:我们一起读了《长大以后做什么》,你们觉得长大是什么?
幼:长大就是要帮助别人,比如看到摔倒的小朋友要扶起来。
幼:长大就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想帮爸爸妈妈洗衣服、扫地、拖地。
幼:长大就是可以打篮球啦!
幼:长大就是要和爸爸一样高啦!
师:那长大以后你们想做什么呢?
幼:我想做老师,这样我就带着小朋友每天出去玩。
幼:我要做公交车司机,我认识可多公交车啦!
幼:我想做消防员,消防员叔叔开的车超帅气!
幼:我长大了想去开轮船,我已经学会游泳了哦!
。。。。。。
运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一步步明晰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孩子们将自己稚嫩的话语通过画笔表征出来,让更多人了解。
随着主题“中国娃,家乡情”中东山非遗——台阁的开展,借此我们老师在班级语言区中投入了皮影游戏,并与孩子们分享了绘本《皮影里的大黄》,这本书借由温馨的文字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讲述了中国传统工艺皮影的来历,孩子们看完绘本,对皮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皮影都是彩色的”“皮影是用手拿着,用灯光照着就会出现影子,我还在电视上看过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表演皮影戏”在了解幼儿的需求后,也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皮影戏,我们决定在绘本屋外面的场地上开设皮影戏的表演活动。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表演皮影戏需要准备什么?皮影需要表演什么?表演的节目怎么准备?......为此我们观看皮影戏表演,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搜索相关的视频等,进一步丰富幼儿对皮影戏的了解和感知。
在调查后的交流讨论中,幼儿总结了一下经验:
表演皮影戏是要有灯光的,比如用手电筒或手机电筒的光。
表演皮影戏需要有一个戏台,表演者坐在戏台后面,前面的观众只看到皮影人物,看不到皮影戏表演者。
表演皮影戏需要知道皮影故事,故事里的主要人物要知道他们的对话。
有了经验,孩子们进行了他们的第一次尝试,在游戏结束后,观看皮影戏的孩子们纷纷说要投诉皮影戏剧场的小演员们,发生了什么呢?原来皮影戏剧场的小演员们不知道要表演什么皮影故事,到结束他们都只是在准备皮影戏人物,没有开始表演皮影。
我就和孩子们分享了第一个皮影故事——嫦娥奔月,并展示了皮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首先,通过故事巩固,幼儿再次熟悉表演的角色,如嫦娥、后羿、庞蒙的角色和台词等。其次,他们要学习如何给角色人物穿棒,需要快速的为皮影戏表演作准备。
幼儿通过故事熟悉了表演内容,理清了角色的上场顺序,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皮影戏表演。
游戏结束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3个小演员在幕布后面表演皮影戏太挤了,根本不能把皮影戏表演好,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讨论,交流几个小演员表演皮影戏最合适,通过我们的交流讨论,我们得出了结论:两个小演员表演皮影,一个小演员打灯,一个小演员操控皮影,就这样经过几轮商榷的皮影戏终于像模像样的开始表演啦!
三、活动价值
1.以绘本为“媒”,情节更丰富。
绘本中有的故事情节,节点多元,每幅画面似乎再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可是画面中又蕴含丰富的想象,“画外音”“画外事”“画外物”总是会让幼儿浮想联翩,如在绘本《我的幸运的一天》中,最后一页,小猪坐在沙发上吃着甜饼看着地图,在研究什么?有的幼儿说:“小主要研究地图,别再迷路,不是每天都这么幸运的。”有的幼则觉得小猪好享受今天的待遇,他在研究明天到那里再去享受幸运的一天。这个争议点,在幼儿的游戏中有成为了丰富的生成点,比如“我的幸运二天”“小猪和大野狼的幸运一天”.......推进游戏的千变万化。
2.以绘本为“媒”,阅读更积极。
在绘本游戏的展开中,为了丰富游戏内容,幼儿会更主动阅读绘本,以挖掘适宜的游戏主题;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会更积极翻阅绘本,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绘本赏玩游戏促进幼儿更加主动、积极阅读。
借助绘本开展自主游戏的实践探究过程中,幼儿在具有弹性的探究天地里尽可能的全程参与,使得他们积极参与主题生成、材料收集、内容拓展等,幼儿游戏探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自主游戏水平逐渐提升,阅读兴趣更加浓厚。
绘本,不仅仅是用来“阅读”的,它与自主游戏的结合就如同一场美丽的邂逅,我们发现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不断给绘本赋予灵魂,让游戏更显乐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