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频道>特色活动>详细内容

读《启动孩子的科学大脑》有感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叶芳妹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10 15:27:07 浏览次数: 【字体:

读《启动孩子的科学大脑》有感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叶芳妹

 

上学期,我班一直在致力于“幼儿园户外实习场——探秘角”的打造,因此,促使我对于“科学”领域的书籍更感兴趣了些。在“探秘角”打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对于户外探索兴趣高昂,可是他们对一个现象或一只昆虫或一棵植物等持续关注的时间很短,兴趣有,但很容易转移,缺乏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作为教师,在观察到了上述现象后该怎么办呢?基于这样的动力,让我细细阅读起了这本书。

本书是由[美] 朱莉·斯马特(Julie Smart)所著,穆岩博士所翻译的。全书共有17章节。由于作者本身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又是一位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研究者,而且还是一位细心地记录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学习经历的母亲,于是本书的每一章节里,作者都是从生动有趣的具体实例出发,一步步解析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是如何进行探索的,作为老师或者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多地进行主动探究。

例如,在第五章《现在你终于看到我了》中,作者从在某一个周日下午自家泳池边看到的一只青蛙入手,通过游戏“捉迷藏”一步步引导孩子怎样去发现它?青蛙为什么难以发现?为什么隐藏起来能够帮助青蛙更好地活着?上网浏览更多的善于伪装的动物等。通过实例的具体描述,作者还归纳了“我们怎样在科学学习中有效地向儿童提问?”——向小孩子提出有效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考虑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提出开放式问题);提出跟进问题对于开展科学教学非常重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等他们做出回应;不带评判地回应错误答案。

再如第八章《做一个列表,反复检查》,作者从自己孩子的提问:种一颗种子要花多长时间才能长成一株植物?问题入手,鼓励孩子动手种植、观察、记录。作者制作了一张图表,让孩子们能够每天观察植物并且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看到青草了没有?”如果看到他们会怎么想?确定用√和笑脸搭配起来作为“是”的标志,用了同样的方式将不开心和×搭配起来代表没有看到,还选择用颜色来帮助孩子区分两种不同的结果,以便让他们熟悉颜色标识数据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作者还明确地归纳出“我们如何支持孩子用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程度的方式表征数据?”——记录有意义的数据、在教室中示范表征数据的不同方法、开发一些可以经常使用的简单模板、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谈论自己的数据。等等。可以说,作为一线教师,如果你认真细读了每一章节后,收获就会很大。

其实对于现代的老师、家长而言,都比较明白引导孩子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现实的意义。但我们比较迷惑的,是如何能在实践中真正激起孩子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疑问,并让他们主动进行探索。本书的作者用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1激发孩子对于问题的兴趣,一定要基于孩子的生理、智力发展水平,需要考虑孩子的认知发展情况。当问题的解释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可以放到以后再说。

2我们需要提供机会,让孩子探索有目标的问题和想法,需要孩子回答“知道了这个又怎样呢?”目标的自我确立,可以让孩子更有兴趣对问题展开探索。

3.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当他冒出许多为什么的时候,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既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又能不辜负这种纯天然的求知欲呢?那就是这样一种方法: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好预先的考虑和准备工作,这样的话,当教学中出现问题,才能灵活、及时应对。

总体来说,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条件来启发孩子的科学大脑,确实需要一定的学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