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支持 ——读《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有感 陈燕
浅谈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支持
——读《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有感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陈燕
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不但能够强身健体,发展身体动作,更能提高幼儿对户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幼儿的情绪。
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一书中,分别介绍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开展的意义、影响因素、能力分析、设计原则、基本要求、基本策略、案例剖析,以及对于民间传统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挖掘与改编,结合幼儿园的地理位置,我们对户外体育中乡土资源的运动,做了以下探索。
一、乡土特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在收集现代游戏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我们幼儿园当地的乡土资源,进行进一步地收集:有竹篮、竹匾、扁担、克篓(竹子制品,经常用来盛放鱼池中捕捉的大量的鱼,可容纳1~2个幼儿大小)、麻袋、竹筐等等,在这些材料边缘用蓝印花布进行围合,保证材料的安全性。
钻爬区,我们根据东山特有的水乡特色,投放了渔网,与爬行垫相结合,让幼儿在练习爬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得动作更加协调。跑跳区,除了常见的圈、弹跳鞋等现成的游戏材料,我们也投放了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材料,如:麻袋、竹匾……鼓励幼儿自己创意玩法。平衡区,投放了一些锻炼幼儿平衡能力的游戏材料,如:小拖车、平衡车、平衡板等,我们还投放了竹梯、木凳、木头块等一系列的乡土材料,帮助幼儿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投掷区,不光有投篮、软包、沙包等用来投掷的工具,我们还投放了很多勾篮,这个勾篮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采茶叶、采枇杷经常会用到的,让幼儿自己创意玩法。在民间游戏区,乡土资源的游戏材料就更多了,有皮筋、滚铁环、扁担、勾篮、麻袋、1米左右的塑料管、竹匾、竹筐、竹筒、克篓……通过家长和教师的简单示范,引导幼儿游戏。
二、结合乡土资源的创意玩法。
每个运动区都非常丰富的游戏材料,一开始幼儿只是将这些游戏材料单独拿出来游戏,如:投掷区的勾篮和沙包小球,幼儿都是进行传统的玩法,将勾篮放在自己前面一段距离,然后将手中的沙包小球等投掷进去,时间一长,幼儿的兴趣就开始降低了,怎样引起幼儿的兴趣,又能较好地将乡土资源利用起来呢?
于是,我们引导幼儿将勾篮进行组合,幼儿将勾篮倒过来放置,用叠罗汉的方式,将数个勾篮堆放在一起,然后幼儿用手中的沙包或小球进行投掷,有时,幼儿以击倒勾篮为目标,有时,努力将沙包或小球投掷进勾篮与勾篮之间的缝隙中。在操场的中央,有个圆形的线条,投掷区的孩子将勾篮沿着圆形的线条,有间隙地进行放置,然后幼儿穿梭于勾篮之间,通过“S”型,间隔跑的方法进行游戏,虽然是在投掷区进行了跑步的游戏,但是却看到了孩子们的游戏创意。
除了投掷区,跑跳区、平衡区、民间游戏区都用类似的方法,鼓励幼儿将两种或者多种材料进行组合,甚至颠覆以往的游戏方法,自己进行创新。在民间游戏区中,也投放了乡土资源,有扁担、勾篮、麻袋、竹筐、竹匾等,一开始玩的时候也都是各玩各的,或挑担、或钻爬,将这些材料整合后,创意出了不一样的玩法。扁担、勾篮、麻袋的组合,让幼儿感受了农村中的挑担乐趣,也体会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挑担结束,将扁担两头的材料放进独轮车,进行运货游戏;克篓和竹筐、竹筒的组合,原来都是把这些材料平放在地上,幼儿坐在里面,玩躲猫猫或拖拉的游戏,组合之后,全都倒过来放,仍用叠罗汉的方法,将它们类高叠放,做成小山的样子,幼儿则在老师的护导下,钻过竹筒,翻越小山,综合发展了幼儿的攀爬、钻爬、平衡等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对于乡土资源在运动区的利用还有很多,玩法也更多样,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乡土资源的优势,有策略有选择地推动户外运动区的游戏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深受幼儿喜爱、提高幼儿运动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