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间温暖的教室里,演故事 ——读《塔利老师的教室》有感 叶静亚
在一间温暖的教室里,演故事
——读《塔利老师的教室》有感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叶静亚
走进《塔利老师的教室》,给我最深切的感受便是温暖,而最为惊喜的是,这一切都是因为故事而引发的。“孩子说,老师记,在同一天将记下的故事念出来并且演出。这是孩子们自己的剧场,他们自己演,演给自己看。”而这一个一个的故事,就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这本书让我见证了故事的魅力与魔力。
每个人都有故事。一个两岁的小男孩说:“妈妈”这就是她的故事了。塔利老师的教室,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要说,即便是两岁的小孩也不例外。当塔利老师高举那张写着 亚历克斯的故事纸,宣布“我们现在来做亚历克斯的故事”时,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在这里,说故事好像具有神奇的魔力一样,能够化解教室里一切的矛盾、孤独。“在路易斯安那,塔利老师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她的头上会绑着一根丝带,她家还有一头名叫米兰达的奶牛,能够让他们喝到像吸蜜花一样甜的牛奶。”这是一个塔利老师班里所有孩子都知道的故事,他们还知道,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米兰达才能挤出甜如吸蜜花一般香甜的牛奶,所以每当孩子们吵闹时,这样的一个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而不仅是塔利老师,她的孩子们说的每一件事情,也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孩子说出的故事,她都会让孩子们用这个故事发散出去,让他们完成这个故事,并演出来,即使这个孩子只说了:“妈妈”。那么孩子们在创造故事的过程中,究竟在想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能获得什么呢?教室不再是老师掌控的地方,而是孩子们自己的教室,通过做故事,放手让孩子去发现、观察、探索和演绎周围的世界,学习交往、相互理解、彼此温暖……而教师需要观察、引导和帮助孩子去发现、探索周围的世界。
当孩子们出现矛盾、争吵、打闹时,塔利老师会给孩子们说另一个故事:“你们再这样下去,秩序会变得混乱,事情会变得乱七八糟,米兰达的牛奶会变酸,奶奶的金丝雀会停止歌唱,乌龟乔乔会把头缩进壳里,金鱼贝拉会游到石头下不出来。”当孩子们意识到这些美好的东西消失时,他们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人被责罚,但是孩子们却都变得更好了,在故事中有冲突的朋友会握手言和,而在现实中,孩子们也会像他们脑海中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学会理解和原谅。
关于塔利老师处理萨姆森和阿伦的冲突时令我感触很深。她让阿伦和萨姆森表演米兰达需要一个平静牛棚的故事,让这一场冲突变成了一场合作与和平相处的戏剧扮演游戏,孩子们乐在其中。当然他们不一定能理解一个平静的教室对于塔利老师的意义,但至少他们知道冲突已经过去了,现在他们依然是好朋友。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带班的情况,当处理矛盾冲突时,孩子往往崩溃大哭,一方面是表达着委屈和被伤害,另一方面是害怕不被理解和当面被指责。而塔利老师的教室里,她的做法却让每一个人都免于遭受处罚与互相指责的侮辱,同时孩子们在故事表演中学会了如何握手言和。所以为什么不在我们带班的过程中也尝试使自己平静下来,换种方式去思考、交流呢?我相信取消处罚,孩子们一定比我们想象中更温和。
这就是塔利老师的教室,她用她独一无二的说故事的能力,影响着她的班里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佩利老师在这一年的跟班观察中,也为这样的一种说故事的方法所折服。希望做个像塔里老师那样做一个尊重孩子的倾听者,和孩子们一起走近故事的魔法世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