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频道>园本教研>详细内容

大4班课程故事《与“树”相遇,探索随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25 12:43:38 浏览次数: 【字体:

4班课程故事

与“树”相遇,探索随行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宋玉华 宋佳艳     2023.1

 

一、活动缘起

    当秋风悄悄的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周围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探秘角里的小朋友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看,我捡到了一片红色的叶子。”“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呢?”“哇!银杏叶都在慢慢变黄,好漂亮呀。”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好奇和疑问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我们和孩子开启了一段与树相遇的探秘之旅

二、故事发生

    我将围绕两个故事跟大家分享。

故事一:幼儿园里的树

   1.认识幼儿园的树

“幼儿园里有这么多树,你们都认识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道:“我认识银杏树,它们都很高大。”“我认识枇杷树,探秘角里就有一棵。”“我认识红枫。”“我知道桂花树。”在餐后散步时,孩子们又发现了好几种不熟悉,数量却很多的树。我们班的叶书博是“小小植物学家”,在叶书博小朋友的互动交流下,大家认识了红叶李,垂丝海棠,玉兰等.. 

bcfdc6614aa54bfd8206149297047dab.Jpegf4a15df5395b4811b34cce939e947926.Jpeg3ab4cf0dea604cea82974a04a28e8284.Jpeg

2.大树地图

孩子们纷纷画下了自己最喜欢的树。大家数了数,常见的树种有15种,给每种树都标上了序号,“1号是银杏树、2号是枇杷树、3号橘子树”在幼儿园平面图上,摆放树木所在的位置,制作一张大树地图。在摆放位置时,大家发现了新问题:“银杏树除了幼儿园大门口有以外,探秘角那里也有啊!”“是的,我也发现了。桂花树有好几棵呢。” “那幼儿园里一个品种的树究竟有多少棵呢?”“他们都种在了幼儿园的哪里?”一个个接二连三的问题出现,于是,我把问题交给了孩子,让他们来解决。

1d1acfeb73a54f7590cfcb0ea505c175.Jpeg09e9a607235e428390ba7f7a4a46760d.Jpeg 

3.树木大统计

(1)第一次尝试数树

在没有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们第一次尝试数树,他们用写数字,数一棵在本子上画一笔,打勾勾的方法来记录。在第一次数树完成后,每个孩子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老师,我们觉得幼儿园太大了,树的种类太多了,数不过来。”发现问题后,大家开始讨论,调整了新的策略

 

f5b3284885b046c984bd44c5b1f4c79a.Jpeg9f3e7aa3ea92498691967430606c4ab3.Jpeg 

(2)第二次挑战数树

大家两两结对,选择想统计的树种,规划好路线随着孩子们的“地毯式”的排查,最终统计出银杏树6棵,枇杷树9棵,桂花树26棵,红叶李19与老师之前数过的数量是相吻合的。

1bc012f907b346fab57d1e6d0b923f55.Jpeg be34f99b7f5d47e0850f683f51a7858a.Jpeg

4.树木身份证

当孩子们统计出了树的数量后,新的疑问又出现了:“一样的树,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想到了,可以给每棵大树设计一张专属身份证!”桐桐说:“身份证上有照片、名称。我自己就有一张身份证。”芷汐说:“身份证上还应该有数字编号,这样很快就能找到它。”孩子们确定了每棵树木的编号后,开动脑筋,制作了一张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方便幼儿园里的其他小朋友通过身份证了解大树。

bc72590a796a48a4ba2e97c32a5a3b7f.Jpeg846617f0664446e6956bfae85a704f7b.Jpegfd1e7b60e0754bb196fb67236722a788.Jpeg 

 

5.我的研究计划

   那么多种类的树,我们到底怎么研究呢?研究些什么内容呢?基于孩子们的讨论,我们来了一次大投票。大家选出了自己最想研究的树种,最后统计,想研究银杏树秘密的小朋友是最多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先围绕银杏树做了一系列的探秘研究。

f714af61a2c44243b463a7a49541d7f4.Jpeg 18fb6895aa85473d9a131bb540583c26.Jpeg

故事二:银杏树探秘记

  银杏树里藏着很多的秘密,根据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分成了“探秘树干组”、“探秘树叶组”、“探秘白果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小组计划,开始了探秘行动。

1.探秘树干组

(1)银杏树有多粗?

 想要研究树干的粗度,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探秘树干组的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到了一些测量的方法:抱抱、绳子、米尺等。

办法一:手臂环抱

金昕奕伸开手,围抱着银杏树。“不行不行,我一个人抱不住。”朱逸轩也加入了,发现还是不够。赵子晗拉着他们的手,也加入了。“老师老师,我发现这棵树需要我们三个小朋友手拉手抱在一起,才能抱住。”

db576141efb041938a4b6176c8ab7edb.Jpeg ba0e3680b3c04b35bc3f9c595e18702a.Jpeg

②办法二:米尺

周瑾妤拿着米尺,来到银杏树旁。教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观察米尺。邱麟说:“尺子上的数字是有规律的,从小到大排列。”怡然说:“尺子上还有很多格子,格子有大有小。” “是的,小朋友们,尺上的1个小格子就是1厘米,100个格子就是100厘米,100厘米是一米。” 初步认识了米尺后,孩子们再次进行测量。知道了银杏树的粗度是67厘米。厘米和米这两个度量单位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后期的测量过程中,相信孩子们会慢慢感受和理解。

2a1d18de4cef42578998ad50cfcabb53.Jpeg a2f65e286d03488bb2186b9fe76be40e.Jpeg

 

(2)银杏树有多高?

测出了银杏树的粗度后,孩子们对银杏树的高度也有所好奇。邱麟是测量树高组的组长,他们选择了滑梯旁一棵银杏树。怎样才能测量树高呢?小组成员们进行了商量,探索。

第一次探索:爬高

“要不爬上去试试?”邱麟组长率先行动。第一次他站在了树旁的几个圆柱上,没有成功;第二次选择爬树,爬到了第一个枝丫,发现离上面的距离还有很多;第三次他想到了借用梯子,但梯子离树本身有点远,离树高还是有很多距离。

f78e9f59d21249148fd8948d2106b1a2.Jpeg6321719558b248c193da027a326b9ef7.Jpeg68009697b81e40b8ac35c0a25464a57f.Jpeg

②第二次探索:甩尺

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上不去的,于是,他们进行了策略调整。邱麟组长想用甩的方法,让测量高度的米尺上去。第一次尝试爬树甩,但发现在树上甩难度很高,根本甩不高。接下来孩子们想到自己站高一点,这样甩起来是否简单一点,于是孩子们把米尺放很长很长,然后尝试在高高的小桥上,在高高的滑梯上,坐在梯子上尝试像高处甩……但是还是没有成功。

cec52b3e8e214dc1b28ce638fda096de.Jpeg4e49a608fa9a456c9dc4d99a2c851c61.Jpeg 6ecf30b8e4e9407f9a03790d7b80cb42.Jpeg

③第三次探索:接棒

基于换国旗绳子的经验,这次邱麟组长和他的组员们想到了可以借助同样高度的替代物进行测量。他们去校园里寻找可以连接的小棒,发现了体育器械的两根黄色的棍子、创意园里细细长长的树枝。第一次,大家一起用绳子把它们捆绑在一起,但由于多处拼接而成,容易摇晃,并未成功;第二次,在花匠爷爷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得到了一根很长很长的不锈钢棒,从而方便控制。大家请来阿姨帮忙,举到银杏树的最高点,但发现长度还是不够;第三次,孩子们在不锈钢棒长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调整:在下面接了一根正好能接触到地面的树枝。在合作下,终于成功的量出了银杏树的高度是7米。

77f09679b35e4cfbb0773c2490020717.Pngc0ad66fe9d8f4875b3abe813ef17e054.Jpeg

 

4026d5bac3994236823185f85db30a64.Jpeg cc0d4f30a60e49dca58d2ec7b7d6384b.Jpeg

2.探秘树叶组

(1)银杏叶的秘密

探秘树叶组的孩子们在银杏树底下捡了一些银杏叶,进行观察研究。 “我发现银杏叶叶脉是竖着,一条条的。”“每片银杏叶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吸收的养分不同。”“为什么叶子都长的不一样呢?”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经过回家调查研究,孩子们知道了银杏叶还分雌雄的秘密。雌株银杏树叶片普遍比雄株银杏叶片小而色绿,叶裂刻较少而浅。雄株银杏叶片较雌株大而色浅叶裂刻较深,缺刻超过叶中部。

b4d2cbc8c3d644c0af6beb274dc86b4b.Jpeg1f484ec908214dcfae3b0a39cc89775e.Jpeg

 

2)玩转树叶

大家收集了大大小小的叶子,在美工区进行了创意拼贴。于是,一场“树叶变身秀”隆重登场了。除此以外,还进行了树叶装饰、树叶书签的制作。在益智区,还想出了树叶排排队的游戏。按大小、颜色进行不同的排序。

044b05308ccb48618c559ba218004466.Jpeg 54b33f6b1ae040359bc93b148f9319e3.Jpeg941d8fcfaaad488eba78108ede1b428a.Jpeg

(3)树叶堆肥

   孩子们在收集瓶里放了银杏叶和沙子,又将收集瓶埋在了沙池里。“说不定,叶子会腐烂呢!”这一举动,引起了讨论。“腐烂的叶子可以做什么呢?”“可以做树叶堆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通过视频,孩子们知道了树叶堆肥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施。

2058faa405f14364a31996cd47ef50af.Jpegc2ee22a38e41444583ed3b6659297f26.Jpeg

 

3.探秘白果组

(1)收获白果

 探秘白果组的孩子们带上手套,在银杏树底下收集了一些银杏果。大家好奇的闻了闻,立马捂住了鼻子,银杏果臭臭的。为什么会发出臭臭的味道呢?银杏果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我们开启了一场有趣的“银杏果脱皮实验。”在剥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发的开始了比赛。“我剥的比你的快。”“那你是怎么剥的?”大家积极的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有的说“用挤”的方法,有的则认为“捏的快”在不断的努力尝试下,大家把软软的外皮去掉了,接着孩子们一起将剥了皮的果子进行了清洗,晾晒。

8823faa8a0e84399badde5538323bf2c.Jpege1d4022faeb44b8c92f4262399ca2bbb.Jpeg 699f2a0482d34d558199c8d9ec637091.Jpeg 

2)品尝白果

   孩子们提出了想来尝一尝银杏果。可是这硬硬的壳该怎么去掉呢?大家开动脑筋,用建筑工地的积木进行了敲打。接下来该怎么办?行行举起了手:“白果是需要加热的,只有弄熟了才可以吃。”六六说:“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微波炉里转一转。”“是直接放在微波炉里吗?”行行接着回答:“不不不,在家里我们还在包了一层信封。为了防止银杏果爆的太厉害,我们放在了牛皮纸袋子里,高火3分钟,等待银杏果熟。”爆好的银杏叶,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品尝。“嗯,香香的,软软的”“我第一次尝,好像有点苦”孩子们终于品尝到期待已久的银杏果,有惊喜,也有失望。

e78d4590e4ce485d8d58e6fc002f33f6.Jpeg ccc562309c334f1e9eb40ad3baa75228.Jpeg

187ebdf67ad04088b5ca64ffc5516ca5.Jpeg

秋渐远,冬以来。“冬天这么冷,树木会冷吗?”“它们该怎么过冬呢?”更多的美好等待着我们继续去发现,去探索,一切未完待续……

三、活动价值

1.幼儿获得了什么?

陈鹤琴先生主张: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次课程源于生活中的发现。从幼儿感兴趣的大树入手,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挑战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构了经验,提升了能力,获得了发展。在这次充满乐趣的自然课程中,我们也更深刻的体会到:幼儿是会思考的学习者、会探究的创造者。

2.教师做了什么?

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保证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支持。重视游戏后的评价交流,引导幼儿进行梳理反思,引领活动走向深层次的发展。

课程是孩子前进路上的脚印,无论孩子走向哪里,都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我们将追随幼儿的脚步,继续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