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宋佳艳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宋佳艳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幼儿园户外创造性游戏与学习》这本书,颇有心得。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为其身体、社会性、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机和练习的机会。儿童需要游戏,就像植物离不开水源一般。
书中提到,儿童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感受与成人不同。蕾切尔.卡森提出,儿童认为世界是“新鲜的、崭新的、美丽的、充满了奇迹和令人兴奋的。”至于成人,“热爱美丽和心存敬畏的天性来自明亮的眼睛,但它在大多数人还没有进入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消失殆尽。这是我们的不幸。”儿童缺少亲近自然的积极经验,“童年的自然缺失”归因于多方面因素。有些是文化或制度方面的,有些是个人或家庭方面的。他们往往忽视童年的独特性,试图掌控或主导游戏情节,让游戏变得“虚假、死板”。何为真正的游戏?是不受时间、空间、材料所限制的。对于世界,儿童需要自己去发现和体验,创造性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价值尤为重要。如今,为儿童设计的“娱乐活动”通常已经取代了创造性游戏。在商业化和计算机化的环境里,儿童就像被刻画的模子一般,失去了本真。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经济教育水平都不如现在发达,电子媒介、高楼大厦也刚刚兴起。 小时候的快乐简单又满足,没有正儿八经的游戏场地,也没有限制的游戏材料。我们有自己的思考,会与自己的玩伴想出很多有趣的游戏。例如:用地上的小草当做厨房的食材玩娃娃家、也会拿着小木棍在瓦片上写写画画、弄堂里的坑坑洼洼成了我们的挑战关卡…我们的童年萦绕着芬芳的花草、鸟儿的鸣叫、充斥着自然给我们带来的野趣。
自然是不可预测的、真实的,能让我们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在现在的幼教环境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提倡“户外游戏”,真正的游戏场地并非提供器械,儿童所需的不仅仅是器械,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内心需求和兴趣来打造良好的户外游戏空间。这也正是我们要改变的,接触自然,让自然环境在户外游戏场地上得以被考虑。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对自然尊重、提供直接接触的机会、让儿童感到安全和舒适、含有促进儿童感恩和理解自然环境的因素,含有令儿童感兴趣、快乐、并刺激感官的因素也都是我们需要在开发中学习与改善的。
阅读完这本书,我对自然教育有了新的理解,让儿童亲近自然不仅仅是一个想法,更是一种必要。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让我们一起携手,将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