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意待人的老师——《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张宇靖
做一个善意待人的老师——《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张宇靖
“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这是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他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为学生而服务,使其变为更好的人而努力,学生是有潜力的人,学生是身心发展完整的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灌注于他的著作《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当中,讲述了他给年轻教师的一些建议与思考,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推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人类的爱是教育的强大力量,善意待人才能使教学工作走得更远,若教师对于言行举止稍有偏颇的学生言语粗鲁甚至拳打脚踢,那么这绝不是一个教师的做法,甚至不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行为,若教师是在内心上有些许反感厌恶,但却没有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这也不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做法,他的想法会逐渐扩大,最终会一点一点融入在自己的行为上。
“容忍儿童的弱点,用心灵去认识他们”,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职责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不懈努力,一切是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当教师心存善意,才会时刻为学生着想,心情因学生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一切为学生的好而出发去进行自己的行为。爱学生是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切言行都会被学生所模仿,善意待人才会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并逐渐注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我们要培养的人,不只是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庸庸碌碌的人,而是要培养大写的人,就是有高尚精神生活,有理想、有性格、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人。
这个就是移情,教师在用自己的行为教会了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从他人的表情动作神态当中去体会心情,这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本领。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课或者是让学生去看短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教师要善于提问,提出的问题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共鸣,那便是成功。学生用心灵了解人,帮助了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更加灵活地进行脑力劳动,能够捕捉到更为触动人心的细节点。